来自3000年前!这里有新发现

来源: 新华社  发布时间:2023-02-13

 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“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影响”分队日前在我国综合类学术期刊《Science Bulletin》(科学通报)上发表联合署名文章称,科考队员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共塘遗址检测到3000年前奶类残留物,这一发现是青藏高原早期奶制品消费的证据。

图(c)(d)分别为共塘遗址调查剖面1和剖面2地层(三角形表示陶片位置)。图(e)为本研究所分析的陶片照片。(资料图片由第二次青藏科考队“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影响”分队提供)


  共塘遗址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支流湘曲的左岸,海拔约4000米,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新发现的人类活动遗迹。

  研究团队对共塘遗址采集的植物遗存、陶片等样品进行了研究,从中获取的植物遗存测年结果显示该遗址年代为距今3000年。此外,科考队员还对其中6块陶片进行了脂质残留物分析。

图(b)为科考队员发现共塘遗址后随即进行地层剖面清理和样品采集。(资料图片由第二次青藏科考队“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影响”分队提供)


  科考队员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后张予南说:“我们在对遗址陶片进行气相色谱—质谱和气相色谱—同位素质谱分析时发现,其中3块陶片有奶制品残留,另外3块陶片残留物中分别出现了反刍动物肉类和非反刍动物肉类的信号。对具有奶制品残留物的陶片我们还进行了热释光测年,结果与考古遗址年代一致,证明陶器确实是当时居民所使用。”



版权与免责声明
【1】本网站凡注明“学会秘书处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四川省金属学会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或网站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上述作品,并注明“来源:四川省金属学会”。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【2】本网站凡注明“来源:XXX(非学会秘书处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登载此作品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学会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作品内容仅供参考,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四川省金属学会联系。

关闭
二维码

关注学会
微信公众号

二维码

访问学会
手机版